你的位置:香港联华证券_券商配资平台_国内股票配资平台 > 香港联华证券 >
发布日期:2024-09-20 23:17 点击次数:102
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五月,韩山童提出“弥勒降生、明王出世”的口号期货配资的优势,和杜遵道、刘福通一起在颖州颖上举起了推翻暴元的第一面大旗。
为与元军区别开来,韩山童的义军全部头戴红巾。从此,红巾作为一种标志在大江南北遍地开花。
在它的引领下,各路英雄豪杰纷纷投身于这场史无前例的战斗中,如徐寿辉、郭子兴、张士诚、陈友谅、朱元璋等等,而他们的队伍就是“红巾军”。
韩山童影视剧照
01
韩山童作为第一批反元斗士,无可争议地成为红巾军的创始人。
然而不幸的是,他的义军被元朝军队镇压,不久被杀,随后刘福通取过接力棒,一路攻城拔寨,在长江中游一带和元军作正面厮杀。
当刘福通打到光山县时,一个人再也抑制不住胸中澎湃,这个人就是徐寿辉。
同年八月,徐寿辉和麻城铁将邹普胜以及江西和尚彭莹玉在大别山顶揭竿而起一一又一支义军横空出世,这支义军将在未来的十多年历经风雨并成为南方红巾军的主力。
徐寿辉从攻克罗田开始,之后拿下黄州和蕲水,有了这片方寸之地后便定都蕲水,着手建国了。
由于徐寿辉长得漂亮(状貌),所以众人一致推举他做皇帝。
他们为自己起了个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石破天惊的国号一一一天完。
咋一看,这不是诅咒自己作死的节奏吗?殊不知“天完”这个国号相当高明,如果我们去掉两个字的上面部分不就是“大元”吗?
这即是说天完国必须要死死压住大元,让它永世不得翻身,何等豪迈!
不仅如此,徐寿辉只有几千兵马,但依然设置了元帅府、中书省、枢密院、六部等机构,活脱脱一个王朝的构架。
徐寿辉影视剧照
02
看到这里,也许有的读者一定笑了。
这和笔者当初的想法一模一样一一一徐寿辉贪图享乐、无法摆脱帝王天下的传统思想,所以他的义军就是出头鸟,成了元军重点剿杀的对象。
这一点,的确是导致徐寿辉最终悲剧的原因之一。
但当我们回过头去,就会发现徐寿辉并非那么愚蠢,他敢在方寸之地上建国,是因为手握四大金刚。
这四个人分别是:邹普胜、赵普胜、傅友德、丁普郎一一一丁虽是本文主角,但笔者还是希望他晚一点出场,这样故事或更精彩。
下面我为大家逐一介绍。
邹普胜:铁匠出身,早期一直搞地下活动,听说徐寿辉有反元大志,于是背着生铁专程从湖北赶来,和彭莹玉一起三人共襄义举。
天完建国,司职太师,之后率兵西上,取汉阳、逼江夏、占池阳、太平,声名远播,到陈友谅覆灭前,一直是南方红巾军中举足轻重的人物。
赵普胜:安徽庐江人,嫉恶如仇,善使双刀,出道人称“双刀赵”。
赵普胜画像
1351年,徐寿辉后起义后,赵普胜会同俞廷玉父子(俞通海、俞通源、俞通渊)以及廖永安(廖永忠)兄弟以巢湖为根据地,发展水师,战船竟达千艘。
第二年,赵普胜和俞廷玉分道扬镳,率水军投到徐寿辉麾下,配合天完陆军攻占太平诸路,之后取无为、铜陵、池州、安庆,等同一辆水陆两栖战车,最后遭朱元璋算计,被陈友谅以阅兵为由杀于安庆雁水义的船上,端地是条好汉。
写到这里,读者应该感觉到什么了,是的,巢湖分家后俞廷玉投奔朱元璋,给他带去了新兵种,并成为水师的奠基人,长子俞通海鄱阳湖水战挥刀斩敌、舍生忘死,直到最后一刻。
还有一位廖永忠,自投朱后,对其忠心耿耿,为他背负了杀害小明王的千古骂名。
廖永忠画像
03
该傅友德了吧!当刘福通经过砀山去迎接韩林儿(韩山童之子,人称小明王)的时候,一位勇士头戴红巾加入到他的队伍,这个人就是傅友德。
由于刘福通挟天子以令诸侯,不得人心,接下来傅友德转投徐寿辉,此人沉着冷静、一身是胆、常在枪林弹雨中穿逡如入无人之境,树在那就是一道铜墙铁璧。
不过,他还会易主,难道傅友德是个没有节操的跳槽高手吗?还真不是,多年后他将和丁普郎挪去同一个地方,再次驰骋天下。
展开丁普郎!
丁普郎,湖北黄陂人,最初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如果不是元末天下大乱,如果不是徐寿辉的义军经过他家门口,注定会错过那场时代的风云。
在家乡,丁普郎虽没什么宏图大志,但为了强身健体,舞枪弄棒练得一身武艺,此人皮肤黝黑,一身正气,非常对徐寿辉的胃口,没多久,便成为旗下的一员猛将。明史载:
寿辉将丁普郎等连陷汉阳、兴国。曾法兴等陷安陆,执知府丑驴,不屈兴义而释之。
当初,徐寿辉为了扩大地盘,派两路大军出去开疆拓土,丁普郎率一路接连拿下汉阳、兴国等地,风驰电掣、锐不可挡。
从史实记载的顺序来看,丁普郎或强于曾法兴,是徐寿辉手中的一把尖刀,换句话说,为天完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最可贵的是,丁普郎对徐寿辉死心踏地,还生出许多的仰慕。
丁普郎画像
04
那些年烽火连天,有谁能保持不败、独善其身呢?即便徐寿辉也如此。
之前,在天完丞相倪文俊的扶持下,陈友谅于黄州异军突起,而倪文俊一直想对徐寿辉取而代之,不料消息被泄漏,只得亡命天涯逃去黄州。
陈友谅抓住这个时机,三天后,汉阳收到了倪文俊的人头。
从此陈友谅吞掉倪文俊的兵马,四处攻伐,没几年便拥兵数十万(含水军),成为长江以南最具实力夺天下的红巾军。
与此同时,徐寿辉也行将结束。
1360年6月16日,陈友谅率十万大军挟持着徐寿辉顺江而下,在轻松拿下采石矶后把徐寿辉带去郊外的五通庙,结果:
进驻采石矶,遣部将阳白事寿辉前,戒壮士挟铁挝击碎其首。
米秒之间,徐寿辉脑浆迸裂,天完国划上句号。陈友谅改弦易张,树起另一面大旗,建国汉(陈汉),自己做上了皇帝。
他和朱元璋的对决即将拉开大幕。
徐寿辉倒下了,在丁普郎、傅友德的眼中这是位仁义无双的主,他善待军民、心疼良将,被陈友谅弑杀让二人阵阵心凉,他们到底该何去何从呢?
陈友谅影视剧照
05
接下来,龙湾之战打响,陈友谅进入朱元璋的伏击圈,兵败如山。
冯胜利用缴获的战船痛打落水狗,一举收复太平,趁机占领了长江上的重镇安庆,接着狂追300里,攻下陈友谅的老巢九江(江州)。
陈友谅只得退守武昌,为躲避朱元璋的追击,他命令丁普郎和傅友德在小孤山阻击这支奇军。结果意外发生了,《明史纪事本末》记载:
径拔江州,倾其巢穴,太祖从之。遂率兵西上,长驱过小孤,友谅将丁普郎、傅友德率所部归所……
在小孤山,丁普郎和傅友德率部向朱元璋投降,(此时陈友谅实力尚存),丁、傅二位猛将为什么要投降呢?笔者猜想,除了陈友谅弑君悖主之外,下面或是答案。
……闻明师攻江州而叹曰:此吾主也!以所部谒见于小孤山。
和陈友谅相比,朱元璋治军严谨,气宇昂轩,两人不得感叹:这样的主子值得誓死跟随。
傅友德从此投到朱元璋的麾下,成为一名得力干将,无数场生死大战都留下了他的影子,直打到明朝开国,位列28侯之颖国公。
之后和徐达率军北伐,在陕甘一带和王保保部交手七战七胜,为平定北元立下不世之功,傅友德算得那个时代抢眼的明星。
傅友德画像
06
丁普郎呢?史料对他的记载并不多,让笔者再次掀开他。《明史.丁普郎传》记载:
普郎初为陈友谅将,守小孤山。偕傅友德来降,授行枢密院同知,数有功。
关于小孤山投奔,笔者不再解读,而后面这段文字就非常耐人寻味了。
1:从序位上看,丁普郎偕傅友德来降,说明以丁普郎为主,傅友德为副,事实证明当年的四大金刚丁排在傅之前,有理由相信丁的战力超过傅友德;
2:枢密院是朱元璋时代最高军事机构,负责军队的调度和指挥,而丁普郎能进入这个决策层并担任同知,足可说明除了勇猛之外一定还有过人之处。
那么数有功呢?
德国联邦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协会主席 米夏埃尔·舒曼:鉴于中国目前的开放政策,中国有很多机会,特别是对消费品公司而言,我希望能看到更多的德国企业。(中国)有市场和生产环境,中国拥有非常好的数字基础设施,当今中国的生产环境非常优越,这在当今的欧洲是很难找到的,因为这里能源成本高昂,而且缺乏中国的数字基础设施。不仅如此,中国还越来越注重创新,它是潮流的引领者,在许多工业领域是创新的先驱。
让我们来到朱元璋和陈友谅的对决一一鄱阳湖之战吧!
1363年8月30日,双方在康郎山打响第一仗,史称“康郎山”之战。彼时,陈友谅率水军60万,朱元璋呢?只有20万。陈友谅船高炮利,朱元璋则船小势弱,换句话说这将是一场不对等的水战。
面对陈友谅强大的水军,朱元璋唯有灵活机动、主动出击。《明史.丁普郎传》记载:
徐达、常遇春、廖永忠、丁普郎等近兵薄战。身先诸将、击败其前锋。
这是一个鲜活的画面:徐达、常遇春系明朝殿堂级人物自不必说;廖永忠相当于朱元璋的水军元帅,指挥水军当在情理之中。
丁普郎就不一样了,他毫无惧色,率队驾着小船一马当先,用火器、弓弩一次次朝陈友谅部射去——他更想射穿陈友谅,为前主徐寿辉报仇雪耻。
朱元璋画像
07
就战力而言,陈友谅并非弱者,何况他手下还握有稀世名将张定边一一鄱阳湖之战差点擒获朱元璋。
在张定边的带领下,陈友仁、陈友贵(二人皆为陈友谅亲兄弟)、张必先等猛将率船迎击,利用船坚炮利之势打得朱元璋几乎没有还手之力,只得一路退守。
辰时,陈、朱大军再一次在水面上展开血腥厮杀,这一次领军的是陈友仁,他用八条大船围住朱元璋麾下大将张志雄,接着用挠钩和长槊向下面猛刺,张志雄势单力薄,抵挡不住进攻,于是挥剑自刎。
丁普郎见状,转身前来营救,他第一个跳上大船,挥动长矛,敌军应声倒下,由于丁普郎太过生猛,将帅只好且战且退,与此同时弓箭手纷纷朝他射去,丁普郎被射成了筛子。
但他依然挥舞着长矛,让敌人不敢靠近。这场生死拼杀从辰时直到午时,历经四个小时,最终丁普郎精疲力尽。
接下来,英雄的一幕出现了,历史上不朽的战神产生了。《明史.丁普郎传》记载:
自辰至午,普郎身被十余创,首脱犹直立,执兵作斗,敌惊为神。
丁普郎身中十余箭,到最后头被敌人砍掉,但仍巍然不倒,下意识地拿着兵器继续战斗。
好个丁普郎,他的壮举吓坏了众人,敌军纷纷丢掉手中兵器仓惶而逃,一次次惊呼丁普郎如天神下凡。
结束了,丁普郎留下最后影子并定格,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例被枭首后还在作战的将军。
丁普郎画像
08
鄱阳湖之战历时84天,鄱阳湖上演绎了惊天对决,鄱阳湖残阳如血,最后以朱元璋的惨胜告终。
硝烟刚刚散去,朱元璋立即下令在康郎山建一座“康山忠臣庙”,无数英雄豪杰被镌刻在石碑上,丁普郎的名字排在第一位。
明朝开国后,朱元璋追封丁普郎为济阳郡公,世袭罔替,特命当地官员,世代祭祀此庙。
丁普郎或是那个时代的一粒流沙,他义无反顾地投入到反抗暴元的行列,对封建压迫深恶痛绝,也算得一次觉醒。
他并非投诚者,因为他的旧主被陈友谅所杀,他不屑与其为伍,用长矛刺向陈友谅,体现了对徐寿辉无畏的忠诚和敬仰。
好个英雄!
600年过去了,他的大义和忠贞将被后世铭记,或许这正是我们需要的不朽和精彩。
参考资料:《明史.丁普郎传》等
图片:来自头条图库期货配资的优势
丁普郎朱元璋徐寿辉傅友德陈友谅发布于:天津市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